天水市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质量品牌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时间:2017-01-21 15:51 来源:天水市质监局 点击:0

天质组办发〔20171



天水市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天水市质量品牌建设十三五

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现将《天水市质量品牌建设十三五规划》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天水市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112

天水市质量品牌建设十三五规划


质量品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集中体现企业竞争能力和城市综合实力。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和重要机遇期。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七个着力重大决策部署,以质量促转型,以品牌带升级,不断提高我市企业整体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天水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根据《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甘肃省质量发展纲要(2012—2020)的实施意见》和《天水市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摸清质量品牌建设发展现状

(一)加强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品牌是信誉的凝结,是形象的展示,是产品、企业乃至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把加强品牌建设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品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要求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国务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品牌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各地各部门出台有力措施促进品牌建设,把品牌建设摆到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天水市政府制定印发的《天水市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加强品牌建设、促进品牌发展作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形成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以质量提升增强发展后劲,靠质量内涵聚集要素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力,确保实现中高速增长、中高端发展双重目标,不断提升质量与品牌的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二)我市品牌建设现状与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大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历史文化名城,大力实施品牌带动行动,形成了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共治的品牌建设合力,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名优品牌和地方特色品牌,发展了以名牌为龙头的产品集群和产业集聚。十二五末,全市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新增甘肃名牌产品56个、总数达到77个,名牌产品保有量名列全省前茅,获得省政府质量奖2家、市政府质量奖6家、县()政府质量奖13家、质量安全示范企业2户,获批筹建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级1个、省级2个;我市也是全省唯一的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有中国驰名商标1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国际注册商标2件、甘肃省著名商标116件、有效商标总量达到2381件;农产品三品一标登记认证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中华老字号”1家,全市获得建设工程飞天奖”91项、麦积奖”189项,品牌数量比十一五末有了大幅提高,品牌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强大支撑。201511月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同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质量魅力城市,是甘肃省首个获奖城市。

  与些同时,我市在质量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产品服务质量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基础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部分行业产品结构不够合理,自主知识产权含量低,品牌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企业质量品牌意识和培育能力不强,企业的品牌影响力、经济外向度还不够高,品牌带动示范作用还不够明显。全社会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品牌监督管理法制和政策仍不健全,部分品牌创新平台仍然不足,品牌天水建设任重道远。

(三)品牌建设面临利好发展形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存在不少困难与挑战,但更面临诸多重大机遇和利好政策。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以及全省三大战略平台等带来的政策和市场机遇多重叠加,并且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实施,其效应将加速释放;国家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集中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有利于我们转换增长动力、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人民群众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品质消费、品牌消费成为消费新主张,增强消费信心、引导中高端消费回流都需要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坚持以质取胜,加快品牌建设,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发挥区位后发优势、树立城市发展新形象的关键之举;是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扩大消费需求、改善民生福祉与提高生活品质的迫切需要。

  二、把握质量品牌建设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全面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积极推动示范城市创建,完善质量宏观管理,健全市场竞争规则,加强质量监督执法,夯实质量技术基础,推进社会质量共治,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打造一批享誉国内外的领军企业,以质量品牌建设助推天水经济转型跨越升级发展。

  (二)工作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原则。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企业围绕消费需求打造品牌。完善政府服务功能,积极引导和激励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宣传引导、培育挖掘和规范保护。

  2.坚持重点培育、部门联动的原则。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管理水平作为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品牌培育,加大品牌建设科技投入、财政支持、长效机制等保障力度,形成品牌建设的资源合力。

  3.坚持以质取胜、企业主动的原则。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增强品牌建设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创新在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中的引领和驱动作用,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与内生动力。

  4.坚持各方参与、社会互动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和推动品牌建设,建立和完善品牌建设社会监督机制,夯实品牌基础,提升品牌价值,开展品牌教育,宣传品牌文化,营造品牌建设社会氛围,提高全民质量品牌意识。

  (三)工作目标

  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和重点领域,围绕特色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加大品牌培育、推广和保护力度,加快创建一批在国内和国际上立得住、叫得响的天水品牌,

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品牌和中国知名品牌。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开展质量品牌建设,打造一批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的自主品牌。扶持创建一批区域特色突出、质量标准水平先进、品牌带动辐射作用强、集聚效应明显、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全市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各类品牌数量显著增加,品牌规模进一步壮大,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全社会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质量品牌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在更多领域拥有质量品牌控制力、话语权、定价权,实现天水品牌中国品牌升级。

2020年,国家级品牌显著增加。力争拥有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中国驰名商标1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5件、国际注册商标4件,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2个、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11个、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3个,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60个以上、占全市农产品60%以上,A级以上景区45个以上、星级饭店总数40家以上,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工业设计企业2个。创建一批国家级质量品牌示范区。力争拥有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1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个,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功能区标准要求。培育一大批省级知名品牌。甘肃质量奖和提名奖4个、甘肃名牌产品120个、甘肃省著名商标150件、建筑工程飞天奖”111项、质量信用等级A级以上企业90家、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0户、制定(修订)甘肃省地方标准80项,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4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个以上、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2个以上、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3个以上、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5个以上、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5个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30个、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25个、省级以上蔬菜规模化标准园20个、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家。培育一大批市级质量品牌示范区。市政府质量奖12个、天水市知名商标100件、建筑工程麦积奖”249项、市级标准创新型企业或单位20家、市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10个、休闲农业示范点10个、星级农家乐50个、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50个、大型物流龙头企业5-10家、精品旅游景区10个、特色旅游景区30个、众创空间10个,品牌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明显增强。

  三、发挥企业品牌建设主体作用

  ()制定品牌发展战略。企业要树立以品牌建设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和中长期品牌建设规划并贯彻实施。企业主要负责人要重视并亲自推动品牌建设相关工作。建立以重质量、讲诚信、善创新、会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品牌文化。企业内部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机制,保证品牌发展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

  ()健全品牌建设体系。打造以品牌管理体系、品牌传播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品牌文化体系及品牌保护体系为核心的品牌建设综合体系,关注品牌培育的关键过程,提升企业品牌培育能力。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持续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处于高水平,提升品牌美誉度。持续创新提升品牌竞争力,形成优秀的、得到全社会认可的品牌文化,提升品牌忠诚度。加强对品牌等无形资产的保护。

  ()持续提升质量水平。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创新,不断追求卓越。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质量风险分析、质量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小组等活动。积极采用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经营,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积极应用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制造等绿色环保技术,大力发展低碳、清洁、高效、节能的生产经营模式。

  ()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引进优秀人才,加大研发投入,以创新作为企业提高品牌竞争力的抓手,切实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注重创新成果的标准化、专利化和产业化,改变重制造轻研发、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状况。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加强企业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善品种质量,提升产品档次,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

  ()坚持诚信服务社会。企业要主动适应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制修订情况,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自觉抵制侵犯知识产权、假冒伪劣、偷工减料等违法违规行为,在生产经营中要具有强烈的诚信意识和工匠精神,牢固树立诚信是品牌生命的理念,大力弘扬质量为先的理念。建立内部诚信管理制度并推动实施。定期主动发布信用报告,建立健全履行社会责任机制,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推动企业积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投资者、合作方、社区和环境等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强化诚信自律,践行企业承诺,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创造综合价值,树立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

  ()夯实品牌资产基础。企业品牌资产由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构成,要着力加强品牌经营管理,培育品牌实力。在国际化、标准化、示范化总体要求下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品牌经营、管理、培育机制,在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前提下通过自身滚动发展、兼并、重组、收购等方式方法做大做强企业有形资产。同时,注意自身品牌无形资产的保护,在财务、自身可能发生的不良行为以及法律三个层面上积极制定完善有效的品牌保护措施,防止品牌侵权行为,妥善处理顾客对品牌的投诉,积极应对突发的品牌危机事件,树立良好的品牌社会形象,维护自身品牌利益。

四、着力优化品牌建设社会环境

(一)提升全社会品牌意识。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切实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维权意识。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对重视质量、守法经营、诚实守信的优秀企业和质量过硬的品牌,加大宣传报道力度,鼓励先进,弘扬正气。加强质量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全民质量意识,使关注质量成为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浓厚氛围。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引导广大企业建立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优秀品牌文化。推动全社会品牌文化建设,将品牌建设列入宣传工作重点内容。倡导理性消费,树立天水制造质量自信、商品自信、品牌自信,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品牌、人人争创品牌、人人维护品牌、人人崇尚品牌的良好环境。

(二)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引导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行业专业组织,推动建立品牌建设研究、咨询、评价等机构,鼓励中介机构开展规范的品牌建设服务活动,加强品牌建设工作专业指导;鼓励并培育中介机构品牌做大做强;加强品牌建设中介机构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乱评比等违规行为。发挥品牌建设专业团体组织的作用,开展政府质量奖评审、名牌评价、品牌价值测评。发挥各行业组织的纽带作用,推广行业先进的营销理念、品牌管理模式和方法,增强行业企业在市场调研、产品定位、营销策划、传播宣传、公关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引导广大企业走品牌创建之路,推动行业自律,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信誉水平。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行业管理、专业技术特长,鼓励专业性品牌、社团品牌、企业品牌的培育和发展。

(三)推动品牌教育和人才培养。发挥企业品牌资源优势,依托有一定基础的单位或机构建设天水市质量品牌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发挥品牌建设社团机构积极性,开展质量和品牌从业人员培训,提高质量和品牌从业人员能力和素质。推动高等院校开设质量与品牌相关课程教育,支持有条件的院校设立相关专业,开展质量与品牌从业人员的专业学历教育,培养质量品牌建设专业人才。

五、完善品牌建设政策促进体系

(一)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品牌建设专项资金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品牌建设,形成稳定的保障机制。综合运用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广阔资金向品牌建设集聚。出台品牌质押融资与评估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将质量信用信息引入金融应用领域的质量信用金融+”模式,推广守合同重信用公示企业增信融资模式,支持企业利用品牌资产依法质押融资,为质量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融资拓展新渠道。

(二)专业平台服务政策。加快推进品牌服务平台建设,为品牌建设提供专业服务和技术支撑。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地方产业集群,支持建设一批高标准国家(省级)质检中心、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品牌技术服务平台。开设主流网站品牌建设专题专栏,构筑品牌信息服务平台。

(三)品牌保护监管政策。加强品牌保护的法制建设,鼓励制定促进品牌建设与保护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人才政策等。完善品牌保护的协调机制,推进司法和行政执法两大保护模式的协调运作。加强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在品牌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品牌监管,依法惩治仿冒、假冒等侵犯品牌权益的违法行为,加大对品牌失信的惩处力度,建立品牌退出机制,打击品牌不正当竞争,为品牌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品牌激励与服务政策。对各类综合性和专业性品牌实施分类、分层级奖励制度,激发品牌创建动力。支持和引导品牌企业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促进技术向品牌集成。支持我市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走出去。推动企业开展品牌价值评价,争创中国知名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利用政府信誉平台推广优秀品牌,开设品牌宣传专栏,组织各种形式的品牌专项宣传活动。

(五)品牌发展与推广政策。将品牌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立品牌发展后备资源库,形成系列性多层次的品牌群体。建立省市县三级品牌建设梯队,促进人才向品牌集聚。鼓励和引导我市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和甘肃质量奖,支持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规划和建设。帮助企业争创品牌,扶持发展区域品牌,实现由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跨越。

六、不断推进品牌建设重点工作

(一)加大分类指导。按产品、企业、区域和特色品牌进行分类指导,在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建材、能源化工等优势行业中,在电子商务、家政养老、户外旅游等新兴产业、服务产业中,筛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产品纳入规划予以重点培育和指导。对市内的主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优势产品链的龙头和重点企业,按照做大做强型、增长型、发展前景广阔型3种类型分类指导、重点培育。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着力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企业,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充分利用产业集群效应、专业市场效应为品牌建设带来的有利条件,打造区域品牌,引领块状经济发展。加大对区域特色产品的原产地保护和整合力度,对老字号、地理标志和知名商号品牌的保护和发展力度,提升产品价值和市场知名度。

(二)形成发展梯队。开展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甘肃名牌产品、甘肃省著名商标、天水市知名商标等价值评价工作,量化品牌价值,发布品牌价值评价结果,定位品牌发展水平。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引导企业诚信履约,增强社会信誉。培育一批品牌价值高、发展势头好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和中国知名品牌。扶持一批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的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做大、做强。对政策环境好、产业集聚特征明显的区域,创建一批区域特色突出、质量标准水平先进、品牌带动辐射作用强、集聚效应明显、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区域品牌,通过三个一批,形成天水市品牌发展梯队。建立天水品牌数据库,分地区、分产业、分行业动态监测品牌发展情况。

(三)建立联合发布机制。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负责、企业联动、媒体支持、公众参与的品牌联合发布机制,利用“质量月”活动、“3.15消费者权益日”、品牌专题发布会等活动,加大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积极举办有利于我市品牌宣传展示和拓展经营的展销会、博览会、洽谈会等经贸活动,支持开展消费者喜爱的品牌产品评选活动,打响天水品牌,提升品牌价值。积极推进天水知名品牌进超市、进宾馆酒店、进高速服务区、进机场车站、进旅游景区活动,依托大型骨干流通企业搭建名品展、名品汇,展示我市本土品牌产品,提高知名度。建立健全天水品牌网站和品牌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品牌推介、保护和信息服务。适应网络购物高速发展的形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开设网上商城,全力构建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天水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和淘宝网特色中国·天水馆,推进天水市品牌产品的网上营销。加强品牌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在全社会和企业普及品牌文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引导,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品牌意识,营造良好的创品牌、用品牌、爱品牌、护品牌的良好氛围。

(四)开展分析研究。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品牌研究、咨询和评价,完善品牌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探索建立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竞争力为基础的品牌产生机制,有效指导企业品牌建设,提升我市品牌影响力。持续开展品牌经济效益分析研究,定期开展天水市品牌满意度、知名度、美誉度调查,评估政府和企业品牌建设实施效果,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持续跟踪国内外品牌发展的前沿动态,开展品牌建设环境评估、品牌建设政策效果评估,开展经常性、地域性的品牌对比研究,提出我市品牌发展对策建议。

(五)推进合作与交流。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国际品牌建设成功企业的品牌管理机制和品牌塑造方法;支持企业以自主品牌开展国际化经营,在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跨国投融资、跨国并购和检验检疫、产品通关等方面给予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务。加强合资合作过程中产品、企业和区域品牌的保护和管理,积极宣传我国与品牌建设相关的法律制度,建立互惠共赢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积极为企业解决品牌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参与国际及区域组织的品牌相关活动,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专业机构来我市开展工作,大力培养品牌专业化人才,提高我市品牌建设能力。

七、强化质量品牌建设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质监部门会同各相关部门,按照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全面推进的原则,建立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协商合作机制,研究制订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协调和指导品牌建设工作。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加强对品牌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制订落实本规划的年度行动计划,研究解决和协调处理重大问题。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在推进品牌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本规划的部署和要求,把品牌建设目标纳入本地区、本行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制订实施方案,加大对品牌建设工作的投入,形成品牌建设的合力。

(二)加强监测评估。各级人民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下,在依法行政的环境下,将质量品牌建设规划的落实作为推进当地经济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新动力。对品牌建设规划开展实施情况的年度监测和品牌建设规划中期评估,对品牌建设的各项保障措施实施绩效的年度评估和期终评估制度,充分发挥各项配套措施的杠杆作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务求品牌建设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三)强化检查考核。各级人民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落实本规划的工作责任制,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将质量品牌建设规划的推进落实情况纳入质量工作考核。








附件:

质量品牌建设“十三五”规划量化指标

分 类

序号

主  要  指  标

目标值

国家级

质量

品牌

1

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1个

2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6个

3

中国驰名商标

18件

4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5件

5

国际注册商标

4件

6

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

2个

7

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11个

8

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

3个

9

“三品一标”认证数量、占全市比例

60个以上、60%以上

10

A级以上景区

45个以上

11

星级饭店总数

40家以上

12

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2个

13

工业设计企业

2个

14

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1个

国家级

质量品牌示范区

 

15

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

2个

16

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1个

17

国家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1个

18

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1个

19

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1个

20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

符合国家二级功能区

标准要求

 

 

 

 

 

 

 

 

 

 

 

 

省级

质量

品牌

21

甘肃质量奖和提名奖

4个

22

甘肃名牌产品

120个

23

甘肃省著名商标

150件

24

建筑工程“飞天奖”

111项

25

质量信用等级A级以上企业

90家

26

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10户

27

制定(修订)甘肃省地方标准

80项

28

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

4个

29

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10个以上

30

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

2个以上

31

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3个以上

32

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5个以上

33

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

5个以上

34

高新技术企业

50家

35

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30个

36

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25个

37

省级以上蔬菜规模化标准园

20个

38

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10家

39

市政府质量奖

12个

市级

质量

品牌

 

40

天水市知名商标

100件

41

建筑工程“麦积奖”

249项

42

市级标准创新型企业或单位

10家

43

市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

20个

44

休闲农业示范点

10个

45

星级农家乐

50个

46

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

250个

47

大型物流龙头企业

5-10家

48

精品旅游景区

10个

49

特色旅游景区

30个

50

众创空间

10个



抄送:省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

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公开属性:依申请公开 

天水市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1月12日印发